代表谈浙江营商环境 企业感受满满诚意

浙江的营商环境在这个春天再次成为热议话题。许多企业家和创业者在网上分享他们在浙江创业的经历,比如政府在企业最需要帮助时投资1.25亿元,各类补助和奖金在填报材料后一周内一次性全部到账等。这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态度背后有着深刻的逻辑。

代表谈浙江营商环境

3月4日,几位嘉宾围绕如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展开讨论。全国人大代表、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葛炳灶提到,浙江通过“标准地”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简化了企业注册登记流程,使得企业在金华开发区仅用7个工作日就能拿到相关许可证,加快了厂房建设和投产速度。全国政协委员、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姚力军强调了找市场而非市长的重要性,指出尽管公司在创业初期亏损,但政府始终给予支持,最终公司成为当地纳税大户。

杭州市拱墅区委改革办主任邬春光表示,浙江通过一系列改革如“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化改革等,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今年拱墅区还在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落地落实。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营商环境首席专家冯锐则提到,浙江建立了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和分级分类分层的三分机制,设立了“跑一次没办成兜底窗口”,提升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并运用数字化手段优化监管方式。

在谈到好的政府行为时,姚力军分享了自己20年前回国创业的经历,在资金紧张时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邬春光介绍了拱墅区利用“墅企云·智企查”系统,将跨部门数据归集,为18万经营主体提供个性化服务。冯锐认为,“必应”与“不扰”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核心,政府应在法定权责内尽可能解决企业诉求,降低企业接受监管的成本。

一流的营商环境需要社会各方参与。葛炳灶认为,营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涉及政府、社会、市场等多个因素。转型过程中,企业需要配套企业和高端人才,政府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大帮助。冯锐指出,企业既是营商环境的受益者也是建设者,可以通过提供涉企服务和公共平台来共同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邬春光提到,目前为企服务存在“碎片化”问题,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姚力军建议关注公平、稳定、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特别是要激发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打破各种隐形壁垒,促进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

以上就是【💥️代表谈浙江营商环境 企业感受满满诚意】👉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更多命理资讯请访问不思君主页。

精彩评论

    登录您只有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