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将免费系误读 普惠与免费概念混淆

近日,多个短视频平台上有博主发布消息称,从今年6月起部分地区的幼儿园将免费,并附上了一份幼儿园免费地区的名单,引发网友关注。一些博主发布了“幼儿园开始免费上”“幼儿园免费试点公布了”等文字内容,并配图了一份“免费试点地区名单”。视频下方有很多网友留言表示关注,有人称自己刚刚给孩子交完幼儿园学费,并没有免费,还有人遗憾这份名单中没有列入自己孩子所在的地区。

幼儿园将免费系误读

有博主声称,幼儿园之所以开始免费,是因为从今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正式实施,其中第六十三条明确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进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然而,记者查询后发现,网传的这份“免费试点地区名单”实际上出自1月24日公布的《通知》✨,教育部在该通知中明确,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通过县级自评、市级初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程序,2024年认定天津市滨海新区等301个县(市、区)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幼儿园将免费系误读 普惠与免费概念混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份名单所列的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域,和学前教育免费是两个概念,部分博主所称的“幼儿园教育从今年起免费”系误读。对于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储朝晖认为,学前教育应转向包容性普惠,让所有孩子能够均等享受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

幼儿园将免费系误读 普惠与免费概念混淆

根据教育部此前发布的消息,普惠性幼儿园是指面向大众、收费合理、保教质量有保障、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教费的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其他部门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这并不代表普惠性幼儿园就是免费的。现在的普惠是根据幼儿园的类别来决定孩子能享受多少学前教育经费,这样客观上造成了一些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储朝晖强调,未来应由带有排序性的普惠转向包容性的普惠,确保所有孩子均等享受学前教育的财政经费。

幼儿园将免费系误读 普惠与免费概念混淆

本月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督导局负责人就《关于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通知》✨答记者问的相关内容,提到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标准中,需要经费保障到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不低于600元/年·人,并及时拨付到位;二是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健康稳定发展。通过此前评估发现,有关省份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指导市县对照评估标准有序开展创建工作,创造了一些典型经验做法。例如浙江天台县、福建漳州市长泰区、贵州龙里县等地,近年来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年均增长超过25%;上海、新疆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超过每生每年2000元,天津市达到每生每年1200元。

以上就是【💥️幼儿园将免费系误读 普惠与免费概念混淆】👉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更多命理资讯请访问不思君主页。

精彩评论

    登录您只有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