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五行属木,春天代表生气
春季五行属木,春天代表生气
五行对应的是(木)。春天少阳之气生发,阳气从潜藏状态进人生长状态。一阳初生,万物一片生机,但由于冬寒未退,故气温回升较缓,还会“春寒料峭”一番。应于人身,春天应“捂”,防止残寒外袭。脉象应弦,实为阳气升发受外寒阻挡之象。
春天应借助大自然的生机来养“生”,去激发人体的生机,鼓动生命的活力,从而进一步激发五脏,使之尽快从冬天的藏伏状态中走出来,进入新一年的生命活动。春天重在养肝,因为肝主生机,肝应于春。春天肝气当旺,肝主生,所以春天养肝比其他气候效果要好。那么我们在春天就应该借此天时重点调养肝的阴阳,重点治疗肝的病,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要常吃枸杞及酸味果菜。
古人讲春季“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乃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春天是自然界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人们一定要早睡早起,经常散步,在舂天只能让情志生发,切不可扼杀;只能助其畅达,而不能剥夺;只能赏心怡情,绝不可抑制摧残。
1、春天应防风邪
因风为阳中之阴邪,春天又是风气主令,虽然风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为主,风邪作为单独致病的病种较多。大风能使人口干唇裂、典腔黏膜变得千燥、弹性降低,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容易产生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疾病的流行,故《黄帝内经》✨里说:“风者,百病之始也。”
古人认为“风胜则动”,因此风邪常见于肢体运动异常,如抽搐、痉挛、颤抖、蠕动、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破伤风之抽搐及面部神经瘫痪所致的口眼歪斜等病症。风邪常与其他邪气相兼合并侵犯人体,如与湿邪合并侵袭脾胄,往往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胃受损的症状;若与热合,则为风热;与寒合则为风寒。人们常说的风热外感、风寒外感、风湿痹痛等即为显例。风还可以与体内之病相结合成风痰,风痰上犯还可引发多种病症。
《黄帝内经》✨认为,“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变化无定,上下窜扰,在表可稽留于皮毛或肌肉腠理之间,或游走于经脉之中;逆于上,可直达巅顶;犯于下,可侵及腰膝胫腓等处。例如皮肤风疹,来去也迅速,甚至数分钟内即可遍及全身,其痒难忍。
因此,对于风邪致病,人们必须予以重视,春季养生的关键是要防风。《现虚无鉴•知防》✨指出,“春防风,以防寒”。衣着方面既要宽松舒展,又要柔软保暖。同时根据初春乍凉的天气特点,衣服不可骤减,如果过早脱去棉衣物极易受寒,寒则伤肺,出现呼吸系统的疾患,如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等病。虽提倡“春捂”,但也不要过暖以致出汗太多而伤及心,反而对身体不利。《内经》✨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刮大风时要尽摄避免户外活动,要采取措施以躲避风邪之侵袭。
2、戒怒保肝
春季为肝木用事,怒则伤肝,故春季尤其要注意戒怒。“怒”是历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它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因为怒不仅伤及肝脏,还伤心、伤胃、伤脑等,从而导致各种疾病。故《老老恒言•戒怒》✨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
如何才能戒怒呢?首先,要学会用理智的心态来控制自己的怒气。其次,要学会运用疏泄法,即把郁结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在发泄不良情绪时,必须先学会通过正当的途径来发泄和排逍,绝不可采用不理智的冲动性行为。第三,还可采用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自己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周围环境,使自己与不良刺激因素脱离接触,从而使自己从情感纠葛中解脱出来;培养个人爱好,把情感转移到另外的事物上去。
3、早陲早起
春季在起床时,先不要马上睁开眼睛,稍候片刻,等心中感受到没有睡意再慢慢地睁开,即古人所讲的“先醒心,后醒眼”。酲后慢慢坐起,平心静气,叩齿三十六通,双手合掌搓热,洗脸数次。再用双手由前向后梳头几十下,然后再去室外活动。因头为诸阳之会,春天头部的阳气最旺,经常梳理可以起到舒通经脉、活血化瘀的目的,对头晕、头痛、目疾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养生论》✨曰:“春三月……至夜卧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中方卧,使内毒脚气勿令壅塞。”
以上就是【💥️春季五行属木,春天代表生气】👉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更多命理资讯请访问不思君主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