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黄老易学?
什么是黄老易学?
在汉代,除了有象数和义理的易学派别之分外,还出现了用黄老思想来解释《易经》✨的潮流。
由于汉代崇尚黄老学说,所以以严君平、杨雄、魏伯阳为代表的一些人,运用老子的思想来解释《易经》✨,如将老子的天道观和阴阳变易的思想与《易经》✨和五行思想相结合,甚至把《易经》✨作为炼丹术的理论基础。不过他们并不完全恪守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也有所吸纳,有儒道互补的倾向。他们还提出了“易谓坎离”说和“月体纳甲”说,这对于易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魏晋时期的易学有怎样的发展?
魏晋时期,易学开始崇尚对义理的探讨,并且结合老庄玄学来解释易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弼。王弼通过撰写《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论语释义疑》✨,将老子、庄子、易学三者连通起来,并称为“三玄”。他还把《易经》✨看做是政治哲学书,注重探究其本身的思想内涵。
另一位义理派的代表人物韩康伯则弥补了王弼的不足,他进一步将易理玄学化,认为玄理是易的本义。他的著作《系辞传》✨被唐代的孔颖达收入《周易正义》✨中,使其得以与王弼并称。
此时的象数派也获得了发展,他们注重利用《易经》✨推衍阴阳术数,同时不满用老庄学说来解释《易经》✨的倾向,致力于与玄学派的争论之中,代表人物为曹魏时期的管辂和东晋时期的孙盛。
与此同时,佛教开始大兴,佛学传播者为了使当时的人更好地接受佛教,也开始援引玄学家的理论来解释佛教理论。佛教与易学开始出现相互结合的倾向,南朝的梁武帝萧衍就是此派的代表人物。
义理派唯一值得一提的是王夫之和李光地的研究。王夫之是借《周易》✨来理解天人之理,进而营造出自己庞大而精深的哲学体系,从而掀起了义理易学的高潮,这也是明清时期宋易义理研究的最后一次高潮。李光地的学说则更注重以易学致用的原则,其主持编撰的《周易折中》✨是清代最有影响的义理派著作。
象数派值得一提的是来知德,他创造了错卦之象、综卦之象、爻卦之象的解易法,使人们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来进行思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方以智则从义理学派转入象数学派,他将象数理论同某些“类流小术”进行了划分,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用象数来反映的,并创造了以数解易法,其独特的象数易学在对易学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同时,也标志着象数派宋易的完结。
清朝中叶到清末,易学的发展进入了汉易阶段,也就是回归到了朴素的考据研究之中。
虽然此阶段的易学与汉代易学都注重对《易经》✨本身的研究,而不是对其进行发挥,但不同的是,此时注重以文献学和考据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提倡实事求是。其代表人物为焦循、惠栋等。
以上就是【💥️什么是黄老易学?】👉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更多命理资讯请访问不思君主页。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