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确认上调小米信用评级 看好手机×AIoT业务增长

标普全球评级将小米集团的信用评级从“BBB-”上调至“BBB”,评级展望由“正面”调整为“稳定”。此次上调基于小米消费电子业务的强劲表现及其电动汽车计划的良好执行。

标普预测,小米的传统业务(智能手机、物联网和互联网服务部门)将在2025-2026年保持强劲势头。2024年财报显示,“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3332亿元,同比增长22.9%,收入占比达91%。标普认为,小米硬件产品的高性价比、改进的产品组合以及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将使其在国内外智能手机和物联网领域获得增量市场份额。预计2025-2026年,小米在这些细分市场的EBITDA总额将达到每年370亿至400亿元。

根据Canalys数据,2024年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年排名稳居全球前三,市占率为13.8%,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标普报告指出,小米将继续巩固其作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地位。鉴于全球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增加,小米有能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正在扩大其在几个新兴市场的业务,这些市场对升级到价格实惠的5G智能手机的需求仍然很高。此外,小米也在通过提供更多高端产品和功能来改善其在发达海外市场的产品组合,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小米正试图通过加强线下分销渠道,在中端和高端类别销售更多智能手机。

小米2024年报显示,去年该公司在高端化战略上取得一定成绩。在中国大陆地区,小米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在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中的占比达到23.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在4000-5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占率排名第一,达到24.3%,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在5000-6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占率达到9.7%,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标普预计短期内,小米将从中国的消费刺激政策中受益,国内更多高端机型的销售增长将使小米能够实现更高的硬件平均售价,并获得更多高价值用户以实现互联网服务的盈利。再加上全球出货量的增加,应该有助于该公司从广告商那里吸引更多的广告预算。

小米2024年报显示,去年“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为328亿元,收入占比为9%。标普表示,因小米首次涉足汽车业务,对其业务风险和现金流的影响持谨慎态度。尽管如此,标普认为小米首次电动汽车发布是成功的,表明该公司能够将其对消费者偏好的洞察转化为不同产品类别。标普强调,一辆电动汽车并不能构成可持续的电动汽车组合,小米可能需要再推出几款汽车才能在该领域达到临界质量并拥有可持续的电动汽车业务。不过,标普也表示,小米对其电动汽车业务计划的执行超出预期。上市一年,首款电动汽车SU7的预购量一直很高,升级版SU7 Ultra的推出进一步激发了消费者兴趣。截至2024年底,Xiaomi SU7系列首年交付量达13.69万辆。标普认为,根据订单积压和即将上线的新产品,2025年汽车交付量可能达到30万辆或略高,第二辆车的推出和未来的产量提升将相对顺利。

标普认为,虽然正向预计并不意味着相信小米的电动汽车业务将很快盈利或贡献可观的现金流,但该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投资。小米可能会将汽车销售的利润投资于研发、未来产品阵容的准备、与供应商的共同研发,并进一步增强其电动汽车车型的电子架构。3月31日,小米宣布配售股份计划已顺利完成,共合计配售8亿股,筹资净额约为425亿港元。标普认为,最近的配售股份表明了小米谨慎的财务政策,此次配股筹集资金至少足以支付小米未来两年在电动汽车业务上的支出。除此之外,小米资产负债表上目前还有940亿元的净现金,预计其自由经营现金流为200亿至240亿元。自2018年首次公开募股以来,小米一直有净现金头寸,尽管其电动汽车业务消耗了大量现金,但标普预计小米将继续以这种方式运营。

在未来几年里,小米电动汽车业务努力实现规模效应的同时,智能手机业务的稳定增长仍将非常重要。如果电动汽车车型竞争力显著下降,导致EBITDA亏损扩大和经营现金流减少,标普可能会下调评级。如果小米的电动汽车业务达到临界规模,从而实现自我维持,或者小米进一步巩固其核心消费电子业务的地位,并扩大互联网服务的盈利,同时保持净现金头寸,标普也会考虑上调其评级。

以上就是【💥️标普确认上调小米信用评级 看好手机×AIoT业务增长】👉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更多命理资讯请访问不思君主页。

精彩评论

    登录您只有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