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雷军与马斯克共振 共历舆论风暴

当雷军与马斯克共振 共历舆论风暴!在发布会上穿着黑色衬衣配西服的雷军,在工厂地板上闭眼侧躺摆拍的雷军,流传出很多对产品细节极致追求的故事。或许他曾希望自己的形象接近“钢铁侠”马斯克,意味着汽车界的科技感、未来感和高级感——即使特斯拉销量已被比亚迪反超。

当雷军与马斯克共振

然而,当舆论压力从四面八方袭来时,雷军与马斯克之间发生了深刻的共鸣。3月29日前,他还是被流量包围、被无限信赖的企业家,人们半开玩笑地指望他改造各个存在问题的行业。4月1日后,无数尖锐的问题接踵而至:为什么小米的车会起火?为什么没有主动慰问家属?为什么小米的产品越做越差?那篇308字的公开回应被批评过于公关、不够真诚。雷军微博中表示:“事故还在调查......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一夜之间,当初的簇拥化作了万箭穿心。

互联网的记忆中,这一切并不陌生。雷军经历过的赞美和质疑,马斯克也曾经历过。2013年Model S量产前,特斯拉经历了长达10年的跋涉,车造不出来,成本压不下去,公司内讧不断,一度花光了所有资金,被媒体判定即将“灭亡”。那时,马斯克扮演的是力挽狂澜的英雄,出钱出力,精力旺盛,对细节的极致把控让他成为好莱坞名流和硅谷新贵的共同偶像。

当Model S赢得前所未有的追捧时,人们已经忘记了马斯克在艰难时期的抑郁、呕吐和噩梦。他又过了5年,迎来了至暗时刻。2018年,马斯克因一条推特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宣布特斯拉将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私有化,这个数字恰好和美国大麻日相合。这条引发股价波动的推特被认为是为了取悦女友的一场闹剧。不久后,女友成了前女友,并在网上挂出了他吸毒的证据。

这场闹剧的背景是马斯克每周工作120个小时,有三四天睡在工厂,仍然无法让特斯拉摆脱产能地狱和质量地狱。虎视眈眈的做空者像秃鹫般紧盯负债累累的特斯拉,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与之开战,却焦虑到只能靠安眠药入睡。他在自述中写道,自己“没有孩子,没有朋友,除了工作一无所有”。

光环背后的专制、傲慢、鲁莽和离经叛道,让人们开始质疑马斯克是否适合担任特斯拉的CEO。质疑达到顶峰之际,马斯克被迫支付了2000万美元的罚款,放弃了特斯拉董事长职位。

小米经历过的教训,特斯拉也没有幸免。开启自动驾驶模式的特斯拉撞上过正在执法的交警、骑摩托车的路人,还导致一位员工丧生。在上海、重庆、长春、香港和旧金山,都有特斯拉的车突发自燃。“既然必须穿越地狱,那就走下去吧。”这是马斯克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

这一切不堪在2024年后特斯拉市值飙升中迅速被掩盖。马斯克多次登上全球首富宝座。慕强的本能,让人们重新将特斯拉的成功归因于他。时间并没有过去很久,但特斯拉引人瞩目的销量攀升和股价飞升,足以让很多人遗忘马斯克曾经历的狼狈时刻。

人们崇拜马斯克的大开大阖和鲜活坦率,喜欢雷军的谦逊、真诚、接地气,但如果没有成功作为前提,这一切都一无是处。人们总喜欢造神,却也不惮于亲手把他们推下神坛。不经历这一遭,也许很难真正找准自己的位置。你越依赖什么,它越容易成为你的软肋。打断、重塑、再生,才有机会长出新的、更坚固有力的爪牙和四肢。

如今的马斯克不再有最初的光环,也不再被恐惧和妖魔化。人们习惯并厌倦了谈论他的坎坷童年、丰富情史和不负责任的惊人之语。他开始像一个成熟的正经CEO一样,被更客观的眼光审视和看待。如果小米也有那么一天,樱花树下抬头45度摆造型的雷军,巡视小米食堂的雷军,也绝不应该忘记此时此刻被无限煎熬的雷军。

以上就是【💥️当雷军与马斯克共振 共历舆论风暴】👉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更多命理资讯请访问不思君主页。

精彩评论

    登录您只有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