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院士:开源RISC-V是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 中国贡献突出

2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25玄铁RISC-V生态大会上表示,RISC-V作为开源、开放的硬件架构,正成为全球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开源生态蓬勃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欧拉社区的国际化、开源鸿蒙的成长以及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对全球AI产业格局的重塑,都体现了中国开源力量的崛起。

倪光南院士:开源RISC-V是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

尽管RISC-V架构诞生仅十五年,但因其开源、开放、简洁、灵活等特性,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倪光南预测,未来RISC-V芯片在消费级PC、自动驾驶、网络通信、工业控制、智能设备以及高性能服务器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5%,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力量。在这轮开源RISC-V的产业浪潮中,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建设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倪光南高度评价了达摩院玄铁团队在推动RISC-V在高性能计算和AI领域的广泛应用方面的贡献。

倪光南认为,开源RISC-V不仅是一项技术创新,更是一场影响未来计算架构的全球化变革。他呼吁业界加强合作,广泛吸纳全球优秀技术人才和资源,共同推动RISC-V产业和生态的繁荣发展。在中国,开源精神历史悠久,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有教无类”,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和共享性,这与今天的开源文化相契合。在国家建设中国开源体系方针的指引下,开源正在我国蓬勃发展,并成为引领技术创新的强大动能。

RISC-V作为一个开放的硬件架构,正在迅速成长。开源模式有助于构建一个包容、协同创新的全球化生态,成为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RISC-V生态已经在多个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尤其是在AI、物联网和高性能计算等新兴领域,为全球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RISC-V的开源精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共同参与,为繁荣产业生态、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对于信息技术而言,标准化工作特别重要。在RISC-V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带领下,各国成员单位已提出超过500项正式标准提案,涵盖高性能计算、AI计算等多个领域。中国也积极参与和推进RISC-V的标准制定。通过这些标准的建立,RISC-V具备了更强的生态互通能力,也为国际合作和技术共创、共享、共治、共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标准是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也是RISC-V生态迈向全球化和高级化的重要基石。

阿里达摩院玄铁团队为推动全球RISC-V生态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从早期的C910高性能核到C920以及更先进的RISC-V IP,玄铁团队的努力让更多开发者能够在高性能RISC-V处理器上进行创新,推动整个生态的进步。尤其是在AI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玄铁团队推动了超过30% RISC-V高性能IP的落地应用,加速了RISC-V在各个高端领域的渗透。

今天的大会不仅是技术交流平台,更是全球RISC-V生态凝聚共识、携手创新的舞台。RISC-V的发展需要持续研发投入、高水平IP设计和全球化生态共建。要真正进入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市场,RISC-V必须达到x86和ARM同样的性能水准。为此,业界同仁需在芯片设计、软件生态、工具链优化、标准化推进等方面持续发力,只有当RISC-V芯片能够让客户“无感切换”时,才能真正进入全球主流市场。

以上就是【💥️倪光南院士:开源RISC-V是芯片产业变革的新引擎 中国贡献突出】👉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更多命理资讯请访问不思君主页。

精彩评论

    登录您只有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