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被盗
在目前为止,很多历史的古墓都有被盗过的痕迹的,那么你知道秦始皇陵有没有被盗过吗?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没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呢?秦始皇陵被发现近百年时间,为什么无人敢挖敢盗呢?其实隐藏的秘密是什么呢?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秦始皇陵地宫未曾被人盗过。
💥️秦始皇陵墓为什么没被盗的原因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陵墓四周都是一圈极厚的宫墙,墓室完好无损和这道宫墙有很大关系。这种新发现的墓葬形式被称为 秦陵式 。秦始皇陵有多深呢?在古代由于受技术限制,要在泉水下施工实为不易,并且如果地宫位于地下水位之下,地下水长期渗透,定会使地宫遭受 浸 害,秦始皇及其皇陵的设计者不可能不考虑到这一点。当然这些都不过是推测,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地下墓穴的结构如何呢?
从已发掘的秦始皇陵遗迹看,似乎秦始皇要把生前的宫室、山河及其他一些都带到地下世界去,而要实现这一点,非建造广阔的墓室难以如愿。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
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 再旁行三百丈乃至 。
旁行三百丈 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 阴兵 ,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地宫有无水银?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地宫内的确存在水银,且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史记》✨中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初步得到证明。宫内水银防腐防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地宫内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
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刘士毅介绍,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和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秦始皇曾亲自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如果这被证实,说明秦代对中国地理就有了调查和研究,也是个新发现。 刘士毅说。
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宏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是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死亡,因此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盗墓者。
墓道有几条?
考古队的探测结果表明,只有东、西两条墓道。而从商周到汉代,帝王墓道通常为东南西北4条。这一新发现引起专家极大关注。
曾经有知名媒体报道称,考古学者使用钻探方法在封土东边发现了5条墓道,封土西边北边也各找到1条。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澄清说,根据这次探测结果,除了东、西各一条墓道外,其余则是一些陪葬坑。从商周到汉代,帝王的墓道通常都为4条,分别贯穿东南西北4个方向,这是尊贵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普通官员和百姓的墓道为一条或两条。目前却仅仅发现了东西两条墓道,但是按常理秦始皇的墓室应为4条。
为什么不将秦始皇的陵墓挖掘出来呢?
因为现在没有那么好的保存技术,把挖出来的东西完整保存下来。兵马俑就是技术不够而掉色了。有的学者认为,兵马俑军阵就是为始皇帝送葬的俑群。究竟建造兵马俑军阵是出于何种目的,一时还无法确证。一代伟人秦始皇,诸多谜底墓中藏。
历代皇帝在为自己修造陵墓时,都会想到防盗问题,在防盗的问题上皇帝们也是煞费苦心,因为那随葬的奇珍异宝是盗墓者挖掘的主要目标。
所以汉代的一位诸侯王竟在他豪华的墓地宫门处立一块石碑,碑文的主要意思是:埋藏在此的人是很清廉的,你如果盗掘此墓,肯定找不到值钱的东西。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告白。这位汉代诸侯王的一番诉苦根本没有阻止盗墓者挖掘的步伐,他的墓最终还是被盗了,而且盗墓者收获还不少。
可以想像,这些盗墓者在满载而归时,对那碑文肯定会讥笑一番。现在人们面对恢宏庞大的秦始皇陵墓,不免也会产生疑问:地宫中那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是否还存在?
从史籍记载和各种传说中,我们先探寻一下秦始皇陵都采取了哪些防盗措施。传说在陵墓修完不久,所有参加修陵的工匠、刑徒都被关在地宫中,成为秦始皇的殉葬品。因为这些工匠、刑徒对地宫构造太熟悉了,杀了他们也是以防后患。
秦始皇地宫以水银为 江河大海 ,除象征气势恢宏的大自然景观外,其主要的目的还是防盗。因为水银在常温下的液态极易挥发,而汞本身是剧毒类药物,人一旦吸入高浓度汞气,即可导致精神失常、肌肉震颤而瘫痪,以致死亡。秦始皇地宫中 以水银为池 ,便可扩大汞的蒸气挥发层面,使毒气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些史书还记载了秦始皇地宫安装弩弓的事实,这种弩弓是否能真正发生作用,也是研究者和好奇者感兴趣的话题。秦始皇兵马俑坑曾出土一种远射程、大张力的劲弩,单靠人的臂力拉开恐怕是困难的。但如果把装有箭矢的弩一个个连接起来,通过机发使之丛射或是连发,就可达到无人操作、自行警戒的目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暗箭。
秦始皇陵为了防盗,完全有可能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幕穴,就会被这些暗箭杀死。始皇陵的这一做法,被以后汉唐陵墓所继承,有些史书也详尽地记载了这一史实。
秦始皇陵地宫这么森严恐怖的防盗措施,是否就吓倒了盗墓者呢?千百年来,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一直流传着始皇陵被几番盗掘的事。其中主要有:牧羊儿火烧地宫棺椁、项羽挖掘始皇冢私取财物以及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国君石季龙(石虎)及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破坏皇陵。
牧羊儿火烧地宫棺椁的说法出自于《汉书》✨,大意是一个牧羊的小孩在秦陵一带牧羊,其中有几只羊掉入地洞中,牧羊儿打着火把到地洞中去寻找羊,不料越走越深,看不到底,因为他走进了始皇陵的地宫,最后火把失火,洞内燃烧,竟把秦始皇的棺椁燃烧了。所有洞内的奇珍异宝也在大火中消失了。
💥️学者考证:秦始皇陵宋代已被盗 随葬品系重做
1974年1月29日,在秦始皇陵坟丘东侧1.5公里处,当地农民打井,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后经国家有组织的发掘,终于发现了使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帝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其以规模宏大,埋藏丰富著称于世。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秦始皇帝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为探测秦皇陵地宫,国家 863计划 为之列项。在北京召开的秦始皇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技术成果验收会上,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介绍, 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 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秦始皇陵以其规模宏伟、空前的厚葬而闻名。每位关心秦始皇陵的人都对它是否被盗十分关心。因为,秦始皇陵埋藏丰富,必然会引起各种人物的觊觎。
考古队以为,钻探资料表明,秦始皇陵地宫四周均有4米厚的宫墙,宫墙还用砖包砌起来,并且找到了若干个通往地宫的甬道,发现甬道中的五花土并没有人为扰动破坏的迹象。只发现两个直径1米,深度不到9米的盗洞,但这两个盗洞均远离地宫,尚未进入秦始皇陵地宫之内。此外,秦始皇陵地宫中存在大量水银的事实,更是其未遭到盗掘的有力证据。该课题组据上述理由推断,秦始皇陵地宫可能没有被盗。并断言班固、郦道元所说,项羽掘墓、地宫失火之说,是不可靠的。同时估计,当年项羽盗毁的可能是陵园的附属建筑。更还假设,如确实如此,秦始皇陵又将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地下宫殿。
上述结论,是目前为止,国内外一致认同的权威性结论。上述结论、推论与假设,给全世界的人们制造了无限的遐想和巨大的期盼。人们翘首以待,等待有朝一日,国家批准发掘秦始皇陵地宫。
但是,我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个令人震惊,并且令人失望的事实:秦始皇陵地宫,早在一千年之前,就已经被人盗掘!现今的地宫,是宋朝初年再葬时重修的,地宫里秦始皇的棺椁是宋朝重新制造的,里边所用的金宝,全是假的!
据清人徐松从《永乐大典》✨所辑出的《宋会要辑稿》✨礼三八之三至四载:
开宝三年九月六日,河南府京兆、凤翔府耀州上言,先准诏,检校历代帝王陵寝,内周文王、成王、康王,秦始皇,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后魏孝文帝,西魏文帝,周太祖、文帝,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温[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二十八陵曾经开发。诏:每帝制造礼衣一幅,帝服一袭,具棺椁重葬。仍令逐处长吏,严洁致祭。其礼衣,令太常礼院检讨逐朝制度,下少府监修制。当用金宝,以假者代之。制成日,进呈后,给付。并下太常礼院,各定仪注以闻。礼院请给通天冠、绛纱袍,诏少府监制造。
[开宝]四年二月二十八日,诏:先代帝王陵寝曾经开发者,已令重葬,所役丁夫,恐妨农务,宜以厢军一千人代之。
三月,诏:先代帝王陵寝,修创庙宇。太昊(陈州),炎帝(卫州),黄帝(坊州),高阳(澶州),高辛(宋州),唐尧(郓州),虞舜(道州),女娲(晋州),商成汤(河中府),周文王、武王、汉高祖(并京兆府),后汉世祖(西京),唐高祖(耀州),十四帝,各置守陵庙七户。商中宗帝大戊(大明[名]府),高宗帝武丁(陈州),周成王、康王、汉文帝、宣帝(并京兆府),西晋武帝(西京),后周太祖、文帝(耀州),隋高祖、文帝(凤翔府),秦始皇帝、汉景帝(并京兆府), 二十四帝,各置守陵庙五户。令逐州检校扫洒,无得损污,添植树木,本县尉钤辖。或有损漏,画时修补。得替,批书历子。
根据以上记载,我们可以得知,截至宋初,在五代,或是在唐朝末年,历代帝王陵寝,包括秦始皇陵在内,就有二十八座已经被 开发 ,实际上就是被盗掘。而且,破坏得相当严重。以至于,迫使新开国的大宋朝廷不得不出巨资,进行再葬。
上述史料,斩钉截铁地、明确告诉我们:此次再葬,以上二十八位皇帝,包括秦始皇,其棺椁全部是重新制作的。同时, 每帝制造礼衣一幅,帝服一袭,具棺椁重葬 。 当用金宝 者,全部 以假者代之 。另外,还都配以 通天冠 和 绛纱袍 。这一史实,告诉我们:秦始皇陵在此次再葬之前,就已经被盗掘,再葬时,地宫再次被彻底打开、重新再葬。这就意味着,秦始皇陵的地宫,起码被打开过两次。实际上,应该是被盗掘过多次,才会导致破败不堪。
据以上记载,这次再葬二十八帝的工程,自开宝三年(970年)九月开始,至次年二月尚未完工。为了不妨农务,将所用役夫改用厢军。用人规模,由用一千厢军兵丁,可以推断,所用役夫大约与此相当。此次再葬,除了重置棺椁、放置衣冠之外,陵上皆修庙宇,添植树木,且置守陵户。令各县的县尉负责陵园保护,离任时,要将陵墓保护的情况,写在记载政绩的 历子 上。此次再葬,距今已有一千年有余。
根据《宋会要辑稿》✨所记宋初对历代帝王陵寝的重修,我们可以断言:前几年,秦始皇陵考古队斥巨资、利用遥感技术,对皇陵地宫进行探测,其所探得的地宫,已经是宋朝重修过的,而不是秦代原来所修的了。所谓 秦始皇地宫,没被盗掘 , 秦始皇陵又将是一座举世无双的地下宫殿 ,都是无稽之谈。那些说法,当作街谈巷议,尚可原谅。作为言之凿凿的信史,却万万不能!
根据上举史料,我们还可以得知:周文王、成王、康王,秦始皇,汉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元帝、成帝、哀帝,后魏孝文帝,西魏文帝,周太祖、文帝,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温[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一共二十八座皇陵,已经被盗掘,已经被宋朝重新 再葬 ;棺椁、衣冠,全是宋朝重新制作的;里面的所谓 金宝 ,也已经全都换成假的,为的就是防止不法之徒觊觎财宝。
由此联想到,随着曹操墓的发现,国内兴起的一股开发帝王陵墓的狂热,是应该降降温了!在这里,本人奉劝那些热衷于开发皇帝陵的人,以及那些专业考古工作者,别再在以上二十八座帝王陵墓上打主意了。那里,没有你们所期盼的珍宝了!当然了,宋代的假货,到如今,也是重要的文物。在这里,我还要提醒考古界的专家们,将来有朝一日国家批准发掘以上二十八座帝王陵寝中的任何一座时,你们的发掘报告,千万别把发掘的东西、以及葬制,全都错认为是当时的物件和当时的制度。
通过《宋会要辑稿》✨的记载,我们又得知:唐代帝王的陵寝,在宋初,就已经有十三座被盗掘。即:唐高祖、太宗、中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温[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的陵寝。至宋初,未被盗掘的有:唐高宗、睿宗、玄宗、宪宗、穆宗、敬宗、哀帝,共七位皇帝的陵寝。以上陵寝,才应该是今天文物保护的重点对象,也应该是国家考古发现所应寄予希望的对象。衷心希望当地政府切实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希望考古界将来国家批准发掘时,谨慎从事发掘。
考论到此,我们可以断言:秦始皇陵地宫未曾被盗之说,可以休矣!一条史料,揭开千古之谜。一段记载,拨开人间迷雾。心中真是无似畅快!
💥️秦始皇陵是否真的被盗
公元前210年七月,秦始皇在出巡中病死沙丘,九月,葬于骊山地宫。未久,山东大乱,先是陈胜、吴广造反,继尔是项羽、刘邦等英雄加流氓人物开始了内部混战与推翻秦王朝的军事行动。
经过几番血战,刘项大军先后进入秦都咸阳。项羽率大军在一天之内就将秦国皇亲800余人连同4000名文武官员全部杀死。秦王子婴被项羽亲自用方天画戟扎入胸腹扔到街心而毙命。随后,八千江东子弟潮水般涌入秦宫,将财宝、美女抢劫一空后,又放一把大火,将阿房宫内的宫殿、楼阁烧成一片废墟,大火烧三月不绝。
做完这一切后,项羽的私愤并没有发泄完毕。他又带兵闯入位于咸阳以东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杀害了所有守陵人和部分还在修建陵园的工匠,放火烧掉陵园内所有的地面建筑,又下令挖掘秦始皇陵。
关于项羽掘秦始皇墓,历史上也有不少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中借刘邦之口,骂项羽: 掘始皇冢,私收其财物。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 刘向传》✨中写道:
秦始皇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三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枭雁 项羽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棺椁。
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所著的《水经 渭水注》✨中,也作过更加夸张的描述:
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关东盗贼销椁取铜。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
另外,在民间,还流传着关于项羽掘秦始皇墓的传奇故事:
公元前206年,项羽入关后,命大将英布去盗秦始皇陵墓。当地下皇城大门打开时,里面突然射出无数箭矢,乱箭如雨发,当场射死许多士兵。随后从墓中又飞出无数怪鸟,啄伤不少士兵的眼睛。惊魂未定的士兵四散奔逃,又被墓中冲出的怪兽追击,咬伤无数。英布不敢进门,急忙报告项羽。项羽一听大怒,亲自率士兵冲入墓门。至墓内后,项羽定睛一看,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只见里面星光灿烂,山峦起伏,草木青翠,这不是函谷关吗?项羽带兵往前冲击,但这时又是一阵乱箭射击,项羽无奈之下,只好率兵退出。
另一个故事说,项羽灭秦后,派十万兵士挖掘秦始皇墓。士兵在陵墓南面和西北寻挖墓穴道,挖了半月有余,踪迹全无。项羽听说后,赶到了现场,亲自督促开挖,仍没有结果,正在犹豫之时,忽然从西北方向走来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老人对项羽说: 你不该动用如此众多的劳役来挖墓,秦始皇是怎么灭亡的,你应该心知肚明,万不可重蹈秦王朝的覆辙啊。 项羽听了老人之言,思索良久,终有所悟。于是马上命令士兵停止挖掘,返回楚地。但是士兵们毕竟在此地挖出了两条沟,这两条沟后在历史上被称为 霸王沟 。
还有一个更为离奇的故事。说是项羽挖掘秦始皇陵时,从墓中飞出一些金雁,消失于南方。到三国时,有一个名叫张善的人在安南这个地方当太守,有人向他行贿,送他一只金雁,张善一看,金雁身上还刻有字,字的意思是说此雁乃秦始皇陵中之物。
依据诸如此类的记载和传说,好像项羽掘秦始皇陵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实际上,这些说法并不能作为掘始皇陵的证据。民间传说故事自不必说,就是历史上的记载也令人心生疑窦。
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只是引用刘邦在两军阵前责骂项羽的话,并没有直接去写项羽如何掘墓。如果这件事是事实的话,那也应该是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了。但这样重大的事件却并没有载入《秦始皇本纪》✨和《项羽本纪》✨,这是司马迁的遗漏,还是有不便言说之处?两种疑问似乎都难成立。因为司马迁是公认的秉笔直书的史学家,极少趋炎附势之作。同时,在《项羽本纪》✨中,他对项羽 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妇女宝货而东 的行为有明确记述,还有什么必要对掘秦始皇陵加以掩饰呢?不可否认,项羽 掘冢 的动机是存在的。这是雪国仇、报家恨的最好手段。但是,以秦始皇陵的地宫之深邃、构筑之坚固、警戒之严密,项羽即便有开掘之心,恐也难得如愿。所以更为可能的是,用一把大火烧掉秦始皇陵园的地面建筑,及把 浅层 的宝藏拿走。这一行动,使人们误认为项羽盗掘了秦始皇陵。
那么,后来的班固、郦道元又为何要编造故事,栽赃项羽呢?这也许是历史上的一个悬案。虽然我们无从琢磨班固、郦道元的心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他们关于 汉武帝中期以前的史实 的记载,基本上都是从《史记》✨中抄袭而来的。而作为兰台令史的班固也不可能比早他400多年、身为太史令的司马迁获得更多的史料。再说,按照班固的记述,可以设想,项羽凭借为数几十万人的挖掘能力,不管他采取大揭顶还是多道并进的办法,都将是愚蠢至极的。若在短期内,集中一处挖掘,不但难于下手,而且对秦陵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也是难于奏效的。即使地宫被打开,那陵墓内的珍宝再多也有个定数,以30万之人力, 三十日运物不能穷 ,也难以成立。同时按照班固等人的记述,只要项羽打开地宫,必然会有暗弩的射出,即使进入墓内,也会受到水银毒气的伤害。
而关于这些引人入胜的细节,善于渲染的他们为何不见记述?退一步讲,如果秦始皇陵内已被项羽洗劫一空,历代朝廷又何需下令派人保护呢?历史上,刘邦平定天下后,即派20户为始皇守冢,这本身就说明,这位新登龙位的皇帝知道并没有人毁坏寝宫,否则,还有什么守冢的必要?至于刘邦之后,历代王朝对始皇陵都倍加守护,起码也是对班固、郦道元等人讹传的否定。
以上就是【💥️秦始皇陵被盗】👉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更多命理资讯请访问不思君主页。
精彩评论